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學習內容主要是:建筑設備控制系統、火災報警及聯動技術、安全防范技術、電氣控制技術、建筑供配電與照明、PLC可編程控制器、單片機應用、電氣工程制圖與CAD、電工電子技術、網絡工程與綜合布線、變頻調速與組態技術、電氣工程預算、電氣工程識圖、施工組織與管理、建筑智能化施工、電氣控制實訓、配電與照明實訓、安防工程安裝調試實訓、電氣工程預算實訓。
智能化建筑是今后建筑業發展的大勢所趨,它是以建筑為平臺,兼備建筑設備、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,集結構、系統、服務、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更優化組合,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、高效、舒適、便利的建筑環境。"由此可見,提供安全、高效、舒適、便利的建筑環境的建筑才能稱之為智能建筑。但此定義還忽視了一點,"節能環保"。為達到上述目的做成的耗能建筑也不能稱其為智能建筑。由于該標準忽視了節能環保方面的問題,其代表能耗的供電標準"甲級標準(辦公室)宜按60vA/m2以上考慮";"乙級標準(辦公室)宜按45vA/m2以上考慮";"丙級標準(辦公室)宜按30vA/m2以上考慮",暫且不說智能建筑標準分級的合理性,智能建筑的標準越高耗能越多,顯然是不科學、不經濟的。當然量準越高,系統越多,但這些系統俗稱弱電系統,耗電很小,利用這些系統去合理控制樓字設備是可以達到節能目的。
智能化建筑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,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其功能要求的變化而不斷更新、補充內容。希望以上的內容可以幫助大家。